16處晉升“國家級”,九分天下有其一!青島在海里建了個“大糧倉”!
時間:2021-08-09
不久前,山東省人民政府辦公廳印發《關于支持青島西海岸新區進一步深化改革創新加快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措施》,明確提出加快建設國家深遠海綠色養殖試驗區和現代化海洋牧場示范區。
時間再往前追溯,海洋牧場建設早已被提升到國家戰略高度。2018年6月,習近平總書記在視察山東時,對山東做好經略海洋文章提出了殷切期望,指出“海洋牧場是發展趨勢,山東可以搞試點”。山東把發展現代化海洋牧場作為海洋強省建設的重要突破口,2019年1月印發《山東省現代化海洋牧場建設綜合試點方案》。
近年來,青島根據漁業發展現狀、海洋生態環境現狀、區位優勢和漁業資源特點,合理確定牧場特色和建設類型,優化牧場產業結構,按照“一灣六島”進行空間布局,著重打造“七大海洋牧場集群”。
從2009年開始規?;l展海洋牧場,借助得天獨厚的海洋資源,經過12年不懈努力,青島的海洋牧場建設走在了全國的前列。截至目前,全市在建海洋牧場23處,其中16處被評為國家級海洋牧場示范區,占全國總量的1/9,青島海洋牧場建設走在了全國前列,打造出了可供全國推廣的“青島樣板”。
時間再往前追溯,海洋牧場建設早已被提升到國家戰略高度。2018年6月,習近平總書記在視察山東時,對山東做好經略海洋文章提出了殷切期望,指出“海洋牧場是發展趨勢,山東可以搞試點”。山東把發展現代化海洋牧場作為海洋強省建設的重要突破口,2019年1月印發《山東省現代化海洋牧場建設綜合試點方案》。
近年來,青島根據漁業發展現狀、海洋生態環境現狀、區位優勢和漁業資源特點,合理確定牧場特色和建設類型,優化牧場產業結構,按照“一灣六島”進行空間布局,著重打造“七大海洋牧場集群”。
從2009年開始規?;l展海洋牧場,借助得天獨厚的海洋資源,經過12年不懈努力,青島的海洋牧場建設走在了全國的前列。截至目前,全市在建海洋牧場23處,其中16處被評為國家級海洋牧場示范區,占全國總量的1/9,青島海洋牧場建設走在了全國前列,打造出了可供全國推廣的“青島樣板”。
大海,人類未來的糧倉
隨著生活水平改善,我國居民的食物消費需求從吃飽、吃好到吃健康不斷升級,這讓動物蛋白在百姓餐桌上所占的比例正在加速增長。專家預計未來20年間,動物蛋白市場的需求增長率在45%左右。生產動物蛋白主要有兩種方式。一種是豬牛羊等畜牧養殖。另一種重要動物蛋白,在水里。
魚類被視為21世紀人類的最佳動物蛋白質來源,聯合國糧農組織早已將水產品列入糧食范疇。但天然的漁業資源已無法滿足消費需要,水產品供應必須通過養殖。
近些年,我國近海生境嚴重退化,生物多樣性降低,食物網結構簡單化,水產經濟物種低齡化、小型化,海底荒漠化趨勢明顯。既要碧海金沙,又要海量水產,現代化海洋牧場應運而生。
海洋是高質量發展戰略要地,大力推進海洋牧場建設,將產業發展和生態環境保護有機結合,構建科學、生態、高效的牧場漁業發展新模式,是漁業轉方式調結構的重大舉措,對于保障國家糧食安全、發展海洋經濟和建設海洋生態文明,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東望美麗的金沙灘,西瞰靚麗的銀沙灘,在西海岸新區薛家島海域,一排排網箱密布海面,一眼望不到頭,網箱內養殖著鱸魚、加吉、黑頭、大黃花等優質魚種,這里就是魯海豐國家級海洋牧場示范區所在地。一邊給工人交代養殖工作,一邊接聽客戶預定釣船的電話,皮膚黝黑、滿頭大汗,雖然烈日當頭,魯海豐集團漁業主管范蓬波仍無暇休息。
“海面上有280個網箱,只有20名工作人員,承擔著約2800萬斤成品魚的全年養殖工作。”范蓬波指著海面一眼望不到頭的網箱說。除此之外,他還負責公司的休閑垂釣接待工作,忙得不可開交,“現在天天都有包船垂釣的,包一條垂釣船兩千來塊錢吧,可以載6個人,3個多小時垂釣時間。”
魚類被視為21世紀人類的最佳動物蛋白質來源,聯合國糧農組織早已將水產品列入糧食范疇。但天然的漁業資源已無法滿足消費需要,水產品供應必須通過養殖。
近些年,我國近海生境嚴重退化,生物多樣性降低,食物網結構簡單化,水產經濟物種低齡化、小型化,海底荒漠化趨勢明顯。既要碧海金沙,又要海量水產,現代化海洋牧場應運而生。
海洋是高質量發展戰略要地,大力推進海洋牧場建設,將產業發展和生態環境保護有機結合,構建科學、生態、高效的牧場漁業發展新模式,是漁業轉方式調結構的重大舉措,對于保障國家糧食安全、發展海洋經濟和建設海洋生態文明,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東望美麗的金沙灘,西瞰靚麗的銀沙灘,在西海岸新區薛家島海域,一排排網箱密布海面,一眼望不到頭,網箱內養殖著鱸魚、加吉、黑頭、大黃花等優質魚種,這里就是魯海豐國家級海洋牧場示范區所在地。一邊給工人交代養殖工作,一邊接聽客戶預定釣船的電話,皮膚黝黑、滿頭大汗,雖然烈日當頭,魯海豐集團漁業主管范蓬波仍無暇休息。
“海面上有280個網箱,只有20名工作人員,承擔著約2800萬斤成品魚的全年養殖工作。”范蓬波指著海面一眼望不到頭的網箱說。除此之外,他還負責公司的休閑垂釣接待工作,忙得不可開交,“現在天天都有包船垂釣的,包一條垂釣船兩千來塊錢吧,可以載6個人,3個多小時垂釣時間。”
青島魯海豐海洋牧場面積5萬多畝,形成了1534公頃優良的海釣釣場。目前已建成漁礁區垂釣網箱平臺10座、建造海上游釣船30艘。同時,配套了本地旅游風情的海草房13座,開發了潛水體驗項目,年游客接待量達5萬人次。
“一魚多吃”,吃出了新滋味。“海洋牧場的綜合效益遠超所釣魚品的價值,相當于海洋牧場使一條魚的價值翻了50多倍。”西海岸新區海洋發展局高級工程師劉元剛介紹,作為全國海洋牧場最密集的區域,西海岸新區的現代化海洋牧場早就不滿足于單純的養殖功能,而是不斷延伸產業鏈,成為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的重要依托和海洋經濟新的增長點。范蓬波的忙碌是青島海洋牧場蓬勃發展的一個生動例證。根據規劃,預計到2025年,青島海洋牧場產值達到20億元,帶動相關行業經濟收入25億元,經濟效益顯著。
此外,海洋牧場建設可直接帶動水產品精深加工、漁業裝備制造、旅游業等多個產業發展,促進海洋經濟新舊動能轉換,推動海洋漁業同二三產業融合發展,為漁業發展開辟新道路。根據《青島市海洋牧場建設規劃》,預計到2025年,青島海洋漁業與旅游業實現深度融合發展,海上牧場采捕、休閑垂釣、漁事體驗、漁家樂等休閑漁業旅游產品豐富,每年可接待游客200萬人次,海上漁業觀光旅游、休閑海釣等將成為青島市海洋經濟增長的新亮點。
“一魚多吃”,吃出了新滋味。“海洋牧場的綜合效益遠超所釣魚品的價值,相當于海洋牧場使一條魚的價值翻了50多倍。”西海岸新區海洋發展局高級工程師劉元剛介紹,作為全國海洋牧場最密集的區域,西海岸新區的現代化海洋牧場早就不滿足于單純的養殖功能,而是不斷延伸產業鏈,成為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的重要依托和海洋經濟新的增長點。范蓬波的忙碌是青島海洋牧場蓬勃發展的一個生動例證。根據規劃,預計到2025年,青島海洋牧場產值達到20億元,帶動相關行業經濟收入25億元,經濟效益顯著。
此外,海洋牧場建設可直接帶動水產品精深加工、漁業裝備制造、旅游業等多個產業發展,促進海洋經濟新舊動能轉換,推動海洋漁業同二三產業融合發展,為漁業發展開辟新道路。根據《青島市海洋牧場建設規劃》,預計到2025年,青島海洋漁業與旅游業實現深度融合發展,海上牧場采捕、休閑垂釣、漁事體驗、漁家樂等休閑漁業旅游產品豐富,每年可接待游客200萬人次,海上漁業觀光旅游、休閑海釣等將成為青島市海洋經濟增長的新亮點。
現代化海洋牧場的綜合效益不止于此。伴隨現代化海洋牧場建設推進,一張海底觀測系統網正在日益完善。“我們在積極與海洋科研機構合作,‘深藍一號’‘冷水團1號’網箱會布局很多科研設備,對海洋進行全方位、實時監測,高效獲取海洋環境與海底生物數據,結合分析,可摸清海洋災害發生和資源變動趨勢,此外,還可對海上溢油、污染物擴散路徑等進行分析預測,從而有效預報預警,為科學決策提供第一手分析數據。”海洋領域專家山東深遠海發展有限公司副總經理湯慶凱說。
“深耕”海洋12年,喜獲豐收
從董家口港往外約120海里,是青島國家深遠海綠色養殖試驗區,也是目前國內唯一的深遠海養殖試驗區。“深藍一號”網箱內養殖的15萬余尾三文魚就產自這里。
作為全國首個國產三文魚項目的養殖負責人,萬澤豐漁業有限公司總經理顧祺煥頗為感慨,“從6月21日首次收魚至今,除非臺風等惡劣天氣,幾乎每天都會有收魚行動,這次我們收魚3000余條,平均體重超過4千克/條,品質達到了出口歐盟標準。”
“運輸船滿載新鮮的三文魚,10小時左右抵達西海岸新區,再經過加工處理、冷鏈運輸,最多36個小時,咱們的三文魚就能走上全國百姓的餐桌。”顧祺煥介紹,國產深遠海三文魚由于品質優良,備受市場歡迎,目前供不應求,“還沒上岸就被大客戶提前訂走了!”
據悉,青島國家深遠海綠色養殖試驗區于2020年8月獲批建設,總面積達550多平方公里,目前建造容積是“深藍1號”3倍的“冷水團1號”網箱預計今年底完成主體結構建設,最大可容納三文魚100萬尾。除了網箱之外,試驗區還在推動養殖工船的改裝及設備購置。
作為“黃海冷水團綠色高效養魚項目”的技術總負責人,中國海洋大學原副校長董雙林教授介紹,現在采用的是深藍系列網箱加養殖工船結合的養殖模式,網箱是養殖主體,養殖工船是管理主體,“黃海冷水團水質優良,在這里養殖的魚類品質上乘,經濟效益十分可觀。”
董雙林算了一筆賬:該冷水團擁有5000億方水體,假如按照1000立方米水養1條魚計算,可以養5億條;按每條魚4公斤計算,就是20億公斤;如市場售價每公斤50元,產值就高達1000億元。
青島國家深遠海綠色養殖試驗區建設是青島海洋牧場快速發展的一個縮影,其廣闊的發展前景讓人心潮澎湃。而國家把唯一的深遠海養殖試驗區交給青島,既是對青島實力的肯定,也是一種期許。
從東部的田橫島海域,到西部的董家口,海洋牧場猶如一個個“糧倉”,藏身于蔚藍色的大海之中。觀象君從市海洋發展局獲悉,青島市擁有1.2萬平方公里海域、817公里海岸線和120個海島,海洋資源十分豐富,自2009年開始規模性發展海洋牧場,經過12年推進,目前青島已有23處海洋牧場,其中國家級海洋牧場示范區16處,數量占全國總量的1/9,使用海域總面積超過1.2萬公頃,青島海洋牧場建設走在了全國前列。
當前,青島正努力打造現代化海洋牧場,建設“藍色糧倉”,為全國開展海洋牧場建設提供“青島樣板”,助力海洋強國、海洋強省建設。
打造“青島樣板”,不能靠“刀耕火種”
作為“黃海冷水團綠色高效養魚項目”的技術總負責人,中國海洋大學原副校長董雙林教授介紹,現在采用的是深藍系列網箱加養殖工船結合的養殖模式,網箱是養殖主體,養殖工船是管理主體,“黃海冷水團水質優良,在這里養殖的魚類品質上乘,經濟效益十分可觀。”
董雙林算了一筆賬:該冷水團擁有5000億方水體,假如按照1000立方米水養1條魚計算,可以養5億條;按每條魚4公斤計算,就是20億公斤;如市場售價每公斤50元,產值就高達1000億元。
青島國家深遠海綠色養殖試驗區建設是青島海洋牧場快速發展的一個縮影,其廣闊的發展前景讓人心潮澎湃。而國家把唯一的深遠海養殖試驗區交給青島,既是對青島實力的肯定,也是一種期許。
從東部的田橫島海域,到西部的董家口,海洋牧場猶如一個個“糧倉”,藏身于蔚藍色的大海之中。觀象君從市海洋發展局獲悉,青島市擁有1.2萬平方公里海域、817公里海岸線和120個海島,海洋資源十分豐富,自2009年開始規模性發展海洋牧場,經過12年推進,目前青島已有23處海洋牧場,其中國家級海洋牧場示范區16處,數量占全國總量的1/9,使用海域總面積超過1.2萬公頃,青島海洋牧場建設走在了全國前列。
當前,青島正努力打造現代化海洋牧場,建設“藍色糧倉”,為全國開展海洋牧場建設提供“青島樣板”,助力海洋強國、海洋強省建設。
打造“青島樣板”,不能靠“刀耕火種”
在大海里建造“牧場”,并非一件易事,需要跨過一個個“門檻”。強大的科技實力,無疑是首先要邁過去的門檻。小到魚餌自動投放、大到一座座平臺、一個個智能網箱乃至大型養殖工船的建造,都需要科技實力的支撐。
位于海西灣的青島北船重工建造工廠內,全球首艘10萬噸級智慧漁業大型養殖工船“國信1號”正在緊鑼密鼓建造中。該船在船體結構、推進系統、系泊方式、減震降噪技術等方面都達到了世界一流,將引領我國離岸深遠海養殖新趨勢。
“國信1號”計劃明年3月交付,將常年游弋在黃海千里巖、東海舟山列島、臺山列島和南海南澎島間開展大黃魚等高品質魚種養殖。“國信1號”的建造,是一個引領性、突破性和創新性項目,標志著我國第六次海水養殖浪潮的到來,將為我國實施“深藍漁業”戰略提供重大裝備支撐與產業示范。
“國信1號”的很多設計建造理念,都是“從零到一”的新突破,是多學科交叉和各項關鍵技術的集成的成果。從2019年開始,青島國信集團就聯合中國船舶集團、青島海洋科學與技術試點國家實驗室、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青島藍色糧倉公司等單位開展項目科技攻關,合作研發建造。
跨過現代化海洋牧場建設的種種“門檻”,考驗著青島海洋科技的研發能力和應用水平,也展示著青島的實力。這也是青島打造全國海洋牧場“青島樣板”最大的底氣所在。作為全國知名的海洋科技城,青島擁有眾多國內一流海洋科研教學機構,涉海兩院院士及海洋科技人員數量均位列全國首位,為海洋牧場轉型升級和向裝備化、智能化、信息化發展奠定了堅實的科技基礎。
未來還要邁過這些“坎”
海洋牧場是打造海洋強市的重要載體和支點,它不僅能帶動現代漁業高質量發展,還能帶動海洋科研、海洋裝備制造等發展,還能改善海洋生態,其綜合價值不言而喻。
經過12年規?;ㄔO,青島海洋牧場建設取得了不錯的成績,但也應該看到,同全國一樣,青島現代化海洋牧場建設只能算剛起步,科技支撐還不夠、資金人才短缺等一系列問題為海洋牧場的高質量發展提出了挑戰。
“全國的海洋牧場建設存在著低水平、同質化的現象,且先進的技術、裝備、設施多被西方發達國家壟斷,進口依賴性大。”作為國內海洋牧場建設領域的權威專家,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研究員楊紅生坦言。
面向未來,如何高質量建設國家級海洋牧場?楊紅生認為,必須修煉好理念和科技這兩大內功,推動以“生態、精準、智能、融合”為特征的現代化海洋牧場科學有序發展。
在建設理念方面,要堅持“生態優先、陸海統籌、三產貫通、四化同步”的海洋牧場建設理念,將大型海灣、群島海域、河口灘涂或內陸大型湖泊作為一個整體,從近海和內陸水域“全域型”保護和持續利用角度出發,實施“全域型”現代化水域牧場試點示范。在科技創新方面,要加大人工智能與大數據技術、物聯網的支撐作用,為海洋牧場科學選址、規劃布局提供參考,為海洋科技、海洋裝備的突破發展提供助力。
楊紅生建議,要積極推進海洋牧場與風力發電、光伏發電、波浪發電、休閑垂釣、生態旅游等融合發展,打造三產融合、漁能融合、漁旅融合等發展模式,探索建設水上城市綜合體,開創“水下產出綠色產品,水上產出清潔能源”的新局面,為實現國家碳中和目標提供陸海統籌方案,實現現代化“全域型”海洋牧場高質量發展。
目前青島在海洋牧場建設上已經取得了顯著的經濟、生態和社會效益,海洋牧場建設是一篇大文章,還有大量工作要做。青島還需從宏觀戰略制定到微觀政策實施,都能夠不斷加以調整,使建設海洋牧場成為青島建設全球海洋中心城市的重要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