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距日照海岸線130海里的黃海深處,一座相當于兩個足球場大的網箱潛伏于此,它是三十萬尾三文魚的“家”,也是世界最大的全潛式大型網箱、我國首座深海漁場,它的名字叫“深藍1號”。
世界最大、我國首個全潛式大型網箱,三十萬尾三文魚的“家”
黃海冷水團存在于夏季的黃海中部洼地,面積13萬平方公里,體積5000億立方米,水質優良,是世界罕見的淺水層冷水團。利用黃海冷水團養殖三文魚等優質魚類,將養殖戰線向深海推,是一項全新的挑戰。而“深藍1號”,就坐落在這里。
據了解,自2015年5月起,中國海洋大學等單位專家組成的科研團隊與日照市萬澤豐漁業有限公司合作,開始在黃海冷水團海域進行了冷水性三文魚養殖試驗?;诰G色理念研創、具有完全獨立的知識產權的“深藍1號”網箱應運而生。
2017年6月,世界上首個大型智能化深海漁場在青島完工,隨后交付給挪威的業主。11個月后,國產化的“深藍1號”由日照市萬澤豐漁業有限公司出資委托、中國海洋大學與湖北海洋工程裝備研究院設計,青島武船重工有限公司建成下水。“深藍1號”網箱周長180米,高38米,重約1400噸,養殖水體5萬多立方米,設計年養魚產量1500噸,是世界最大、我國首個全潛式大型網箱,夏季可沉入黃海冷水團中。
“深藍一號”的投入使用,實現了近岸淺海養殖挺進深遠海,開啟了我國深遠海漁業養殖的新征程。目前,“深藍一號”中30萬尾三文魚有一半是大西洋鮭、另一半是虹鱒魚。中國海洋大學教授高勤峰說,兩種魚的口感風味不同,喜歡消費的人群和地區也不一樣,“日本等亞洲國家喜歡虹鱒魚,挪威每年也出產10萬噸海水虹鱒魚。”
今年春節,產自山東本地的深遠海三文魚就要端上你的餐桌了
據介紹,之所以選擇在黃海冷水團養殖大西洋鮭等優質冷水魚,是因為國內鮮有海水養殖三文魚的成功案例,國家每年大量進口三文魚。海關數據顯示,2017年中國進口冰鮮三文魚同比增長16%,達37711噸。而且國人對三文魚需求日益增加,尤以壽司、生魚片細分市場的需求量為最。一項統計顯示,中國約3億人擁有生鮮、海產消費習慣,三文魚作為優質動物蛋白被廣泛喜愛和接受,預計2020年消費量將翻倍。
“‘深藍三文魚’最大的優勢是鮮,從出水到陸地約20小時,冷鏈物流至濟南約5小時。也就是說,30小時內三文魚可從深海到達濟南人的餐桌。”日照市萬澤豐漁業有限公司企劃部負責人董威說,黃海冷水團水域可為鮭科魚類養殖提供充足空間,首批‘深藍三文魚’發病率低于國外,養殖規模密度小,最大優勢是離岸遠、水質條件好,又遠又深,安全健康??诟信c進口的沒有很大差異。據介紹,首批“深藍1號”養殖的三文魚定價,應該是每斤40元至45元。如果客戶需要,“深藍1號”還能提供三文魚活體運輸,讓消費者吃到最新鮮的三文魚。
多年的翹首以盼后,今年春節,產自山東本地的深遠海三文魚將被端上消費者的餐桌。比起進口三文魚,“深藍1號”養殖的三文魚可以實現24小時至48小時內配送,肉質更鮮嫩,在市場上也將更有競爭力。
打破傳統養殖業“望洋興嘆”的局面,“深藍1號”年產量1500噸 ,按照每公斤80元的市值計算,年產值可達1.2億元。除此之外,黃海冷水團現代海洋牧場還將研創坐底式網箱“深藍2號”和更多深藍系列網箱。升級版“深藍2號”明年可投入使用,其容量擴大3倍,采用養殖、能源、管理一體化和投餌、補光、補氣智能設計,搭載太陽能發電、水下監測和自動投喂等,可養殖上百萬尾三文魚,屆時可進一步保證市場供應。
開創世界溫暖海域養殖三文魚的先河,“深藍1號”都有這些“中國造”元素
作為世界最大的全潛式網箱,“深藍1號”的研發,突破了全潛式養殖裝備總體設計、沉浮控制、鯊魚防護、氧氣補充、死魚回收、魚群監控等多項核心技術,標志著我國在深遠海漁業養殖裝備的自主設計及研發上取得重大突破。它的啟用實現了我國在開放海域規?;B殖三文魚的突破,也開創世界溫暖海域養殖三文魚的先河。
但是,也有部分網友質疑“深藍1號”抄襲了挪威網箱,認為并非完全擁有自主產權。針對網友的抄襲質疑,董威坦言,此前曾聽到類似說法,乍一看也覺得很像,顏色一樣,外形相似。但后來越看越不像,內部結構完全不一樣,只能說靈感來源于挪威網箱。
看外表“深藍1號”和挪威網箱很相似,都是圓柱形、黃色深海養殖網箱。但實際上,“深藍1號”具有完全獨立知識產權,設計采用了中國海洋大學發明的浮箱捕撈、網箱附著生物清除、魚鰾補氣等十余項最新專利技術。部分網友只看到外表,而沒看到內核,這是質疑抄襲的主要原因。
據悉,“深藍1號”中的“中國造”元素主要有3個:一是魚鰾補氣技術,“深藍1號”中心是向四周散氣的圓柱,為網箱中的三文魚補充魚鰾中損失的氧氣,而挪威網箱是360度全向旋轉門,用于清潔漁網、驅趕魚群;二是網箱附著生物清除技術,利用太陽光照射附著在網箱外層的海藻,通過人工拍打方式使其掉落,挪威網箱則沒有這項技術;三是上下浮動技術,“深藍1號”可根據需要在海水中上下浮動。若下潛就把水注入立柱中;上浮則把空氣注入立柱、擠出水,箱體重量變輕以上浮。
“最顯著特點是體積大。”董威稱,“深藍1號”造價1.15億元,保養一次耗費數百萬元。能保證三文魚在海中度夏,目前國內三文魚養殖多停留在近海,難以攻克海中度夏時遇到的高水溫。
“深藍一號”的投入使用,實現了近岸淺海養殖挺進深遠海,開啟了我國深遠海漁業養殖的新征程。據悉,到2020年,日照黃海冷水團現代海洋牧場將完成三文魚養殖示范工作,產值達到3億元;2025年,日照、威海、煙臺、大連黃海冷水團現代海洋牧場建設全面開花,產值達到100億元,成為我國現代海洋產業的示范工程;到2030年,全產業鏈產值達到千億元,形成我國海洋產業發展的新浪潮,為國家海洋強國戰略的實施做出重要貢獻。
| 新聞回顧
黃海冷水團三文魚養殖試驗成功
據悉,由日照市萬澤豐漁業有限公司委托,中國海洋大學提出概念設計方案的“深藍2號”網箱詳細設計,經過六家投標單位的競爭,最終由中交海洋建設開發有限公司中標“深藍2號”詳細設計任務。目前“深藍2號”已完成設計階段,將于2019年開始建造。未來幾年,日照市萬澤豐漁業有限公司還將投資建造多座“深藍”系列網箱,這些網箱將與工作船、加工船、運輸船等一起構成深遠海綠色養殖平臺。
據大公報訊:“深藍2號”將于2020年春季將投入黃海冷水團使用。“深藍2號”網箱是黃海冷水團深遠海智能化生態牧場建設項目和國家“藍色糧倉”建設計劃的核心裝備。中國海洋大學原副校長董雙林說,“深藍”系列網箱的成功,使中國海洋漁業養殖模式從近岸淺海養殖邁向深遠海離岸養殖。
另悉,未來建造的“深藍3號”還可??恐鄙龣C。目前,“深藍1號”養殖的三文魚長勢良好,國產三文魚將于2019年年初正式上市。
三文魚是大型鮭鱒魚類的總稱,可謂現代家庭餐桌的新寵。但鏡頭閃回至2015年前,那時國人卻只能“望洋興嘆”。由于我國缺乏適合的低溫海域,三文魚需長期依賴進口。
“黃海冷水團”的發現,無疑是一個巨大的驚喜。這個在黃海中部洼地的深層和底部,接近一個山東省陸域面積的13萬平方公里的夏季冷水團,每逢夏秋季節,海水溫度會比其他海域溫度要低,保持在4.6℃到9.3℃之間。
“黃海冷水團擁有5000億方水體,取其中1%用于養殖,假如按照10立方米水養1尾魚計算,可以養5億尾;按每尾魚4公斤計算,就是20億公斤。如市場售價每公斤50元,產值便高達1000億元。”董威算了一筆賬。不僅如此,一條包括養殖工程裝備、海洋能發電設備、育種、飼料加工、疫苗生產、水產品加工、冷鏈物流、物聯網等行業在內的遠海冷水魚養殖產業鏈條,也將由此串起。未來,這將是一個千億級的產業板塊。
2015年,“黃海冷水團綠色高效養魚項目”被列入山東省“海上糧倉”重點建設項目,中國海洋大學等單位專家與日照市萬澤豐漁業有限公司組成協同創新團隊,在黃海冷水團海域進行三文魚養殖試驗。
黃海冷水團所在海域風強、流急、浪高,在此養殖三文魚需要突破技術和裝備數重關隘。不懈探索下,去年5月4日,我國第一個深遠海漁業養殖裝備“深藍1號”終于建成出塢,并于7月2日正式投入三文魚苗,開啟了我國深遠海漁業養殖的新征程。
“深藍1號”成功后,升級版也將很快面世。在日照市萬澤豐國家級海洋牧場,董威介紹,較之“深藍1號”,“深藍2號”網箱上方多出三角形綠色裝置,工藝明顯更為復雜。“‘深藍2號’是一個綜合性網箱,可以獨自完成智能補光、智能補氣、智能投餌等功能,完全實現智能化管理。養殖容積則是‘深藍1號’網箱的3倍,能養殖三文魚100萬尾,產值可超過3億元。”
發展黃海冷水團養殖 推動海洋經濟高質量發展
黃海冷水團海水養殖項目,是日照市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海洋強國戰略思想,牢牢把握習近平總書記對山東工作的重要指示要求,認真落實《山東海洋強省建設行動方案》的創新實踐;是堅持向海發展、深耕海洋經濟,加快新舊動能轉換,推動“海上糧倉”建設的成功探索;也是臨海而居的日照挺進深藍,發展“向海經濟”邁出的堅實一步。該項目通過加強海洋科技研發與海洋產業發展的互動,利用黃海冷水團資源進行三文魚養殖,建設深遠海智能化生態牧場,推動深海養殖走向規?;a,帶動實現產業鏈產值100億元。主要做法如下:
一是強化科技創新,突破冷水團養殖技術難題。三文魚屬于冷水魚,在溫暖海域養殖,世界上還沒有成功的先例。日照市深刻把握這一項目的巨大發展機遇,果斷提出:“開發黃海冷水團,養殖中國三文魚”發展設想,正式啟動“黃海冷水團優質魚類綠色養殖”項目。引進中國海洋大學董雙林技術團隊,整合山東省海洋生物研究院、日照市萬澤豐漁業有限公司人才智力資源,成立了研發創新團隊,在資金、出???、養殖用海使用等方面提供政策支持。在離岸130多海里,規劃了面積2000公頃海域,建設黃海冷水團養殖試驗區。經過創新團隊近四年的不懈努力,黃海冷水團深遠海養殖在育苗、養殖、裝備制造、智能管理等關鍵技術環節試驗成功,填補了國內外多個海洋科技空白。
二是打造高端裝備,實現規?;B殖。發展冷水團養殖,離不開先進的技術設備的保障。為了滿足黃海冷水團三文魚規?;B殖的需要,由中國海洋大學牽頭設計,日照市萬澤豐漁業有限公司出資建造的我國第一只全潛式深遠海養殖網箱“深藍一號”于2018年5月4日建成下水,投入使用。“深藍一號”高度超過11層樓房,是亞洲最大的深遠海大型智能網箱,設計年養魚30萬尾,產量1500噸。同時,該設備穩定性好、抗海水腐蝕能力強,可抵抗14級臺風,被譽為“國之重器”。今年7月,又啟動了“深藍2號”建設任務。“深藍2號”采用養殖、能源、管理平臺一體化和投餌、補光、補氣智能化設計,可保障三文魚養殖的綠色、安全和智能化生產,是“深藍1號”的升級版,養殖容積是“深藍1號”的3倍,年生產三文魚能力可達5000噸。
三是堅持市場化運作,實現“企業+農戶”協同養殖。作為黃海冷水團養殖項目的投資主體,日照萬澤豐漁業有限公司堅持市場化運作,在日照、臨沂等地建成苗種培育、馴化基地三處,與偏遠山區的農戶簽訂合同,構建山海接力、陸海一體化養殖模式。萬澤豐漁業無償提供給農戶魚苗,待農戶將其養到150克左右的時候,按照比市場價偏高的價格收回,通過馴化,投放到大型智能網箱養殖。目前,已簽定養殖農戶及合作社20余家,通過“企業+合作社+農戶”的三元主體協同養殖模式,實現了對農商戶的精準扶持,有效帶動了山區農戶增收。
四是聚焦產業鏈延伸,推動全產業鏈發展。黃海冷水團海水養殖項目不僅是一個養殖工程,還是一個通貫三產的新業態,可帶動魚類苗種繁育、水產動物飼料和疫苗生產、養殖裝備和綠色能源裝備制造、水產品加工、冷鏈物流、物聯網、海洋文旅、餐飲等完整產業鏈的融合發展。預計今年年底前后,首批養殖的三文魚將陸續上市;到2020年,將建成大型深遠海智能網箱2座,養殖高價值冷水魚類100萬尾,形成年產6500噸的生產能力,實現產值4億元,種苗繁育、飼料加工、裝備制造、銷售服務等配套產業基本完備;到2025年,建成大型深遠海智能養殖網箱10座,養殖高價值冷水魚1000萬尾,形成年產5萬噸生產能力,產值達到20億元,形成較為完備的深遠海養殖—加工—銷售—服務產業鏈。
黃海冷水團海水養殖項目,有利于優化我國海洋水產品的結構,更好滿足人民群眾追求美好生活的向往。同時,把我國的養殖水域從近海拓展到深遠海,有利于減少養殖活動對海洋生態環境造成的影響,是實現海水養殖業可持續發展的必由之路,開啟了我國深遠海漁業養殖的新征程。
黃海冷水團“游”出三文魚?這位教授“耕海牧洋”30余載
中國海洋大學教授董雙林在上課
已經步入花甲之年的董雙林教授,依然耕耘在一線的他對我國水產養殖業的養殖污染、能耗增大、魚粉制約等問題,以及面臨著人口增長、耕地減少和全球氣候變化的壓力,憂心不已。
冷水團“游”出三文魚
三文魚屬冷水魚,最適合生長在15℃—18℃的水域中。長期以來,我國因夏季海域水溫較高和技術裝備限制,只能望洋興嘆。
與此同時,我國黃海存在一個巨大的夏季冷水團,位于黃海中部洼地的深層和底部,面積13萬平方公里,接近一個山東省的陸域面積,為世界罕見的淺水層冷水團。該冷水團擁有5000億立方米的水體,夏季底層水溫低,南部冷水團西側邊界距日照海岸線最近距離約40海里。
2012年初,董雙林的團隊提出了利用黃海冷水團養殖三文魚的設想。2015年5月,省海洋漁業廳將“黃海冷水團綠色高效養魚項目”列入山東省“海上糧倉”重點建設項目,并組建了由中國海洋大學等單位專家與日照市萬澤豐漁業有限公司組成的協同創新團隊,開始在黃海冷水團海域進行三文魚養殖試驗。
作為這一重大項目的技術“總舵手”,董雙林帶領科研團隊已完成利用黃海冷水團養殖三文魚的技術路線驗證,這一困擾中國海水養殖界的難題被成功破解。海大團隊還申報了國家發明專利“一種原位利用黃海冷水團低溫海水養殖冷水魚類的方法”和“一種溫帶海域離岸養殖大規格鮭鱒的方法”。
千億元產業精彩可期
董雙林算了一筆賬:黃海冷水團擁有5000億立方米水體,如果1000立方水養一尾魚,就可以養5億尾;按每尾魚4千克計算,就是20億千克;如市場售價每千克40元,產值就近千億元。
其潛在的經濟效益更為可觀。黃海冷水團現代海洋牧場產業不僅僅是一個養殖工程,還是一個通貫三產的新業態,可帶動魚類苗種繁育、水產動物飼料和疫苗生產、養殖裝備和綠色能源裝備制造、水產品加工、冷鏈物流、物聯網、海洋旅游、餐飲等完整產業鏈的融合發展,有力拉動區域性經濟社會發展。
該技術的發展還可有力促進生態環境保護。“我們發展離岸養殖的目的之一,就是緩解近海養殖的壓力,減輕對近海區域的負面影響。”董雙林表示,只要按規劃發展,這個養殖模式所產生的廢物會遠低于該海域的自凈能力,不會對黃海水域水質產生明顯影響。
對這一項目,日照市政府組織成立了產學研結合、目標導向明確的“日照黃海冷水團綠色養殖研究院”,主要研發支撐產業所需飼料、苗種、疫苗、裝備等產品和共性關鍵技術。長期而言,日照還將充分利用“互聯網+”技術,開發遠程飼料自動投喂系統、捕撈系統、產品可追溯系統、網上銷售平臺等一整套產業體系,努力打造遠海冷水魚國家產、銷基地。
養殖傳承中庸之道
董雙林表示,綜合養殖原理的核心是養殖廢物再利用。多營養層次綜合養殖也是綜合養殖的一種重要類型,其主要原理是將一種養殖生物排出的廢物變為另一種養殖生物的食物(營養)。“我國早在1100年前記載的稻田養草魚,就是通過水稻和草魚間的營養關系實現養殖廢物資源化利用的范例。”他說。
自上世紀末起,針對傳統灘涂海水池塘養殖污染嚴重,董雙林團隊深入開展了海水池塘養殖生態學和養殖模式研究。
“以前的海水池塘都是單養,例如對蝦,投放的飼料只被吃掉20%-30%,剩下的殘餌和糞便就排到海里或者沉積到池塘底泥里了,這樣就造成污染。”董雙林說,經過多年攻關,該團隊最終系統地創建了多種海水池塘綜合養殖模式和技術,實現了海水池塘高效清潔生產,引領了相關產業的健康發展。我國曾十分流行的海水池塘單養模式已基本被高效清潔的綜合養殖模式取代,該成果于2012年獲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二等獎。
我國水產養殖正在快速向集約化方向發展,但董雙林敏銳地察覺到,伴隨而來的是生產單位重量產品能耗的增加和飼料消耗量的增加。從西方引進的循環水工廠化養殖模式的確可以大大地提高單產,減少排污,但由于養殖水體缺少了光合作用這一既可產氧又可吸收代謝廢物的過程,使得人工輔助能的投入大大增加。為此,他提出水產養殖生態集約化發展的建議,并在研發陽光工廠化養殖模式,以期實現經濟效益和環境效益雙贏。
“我國近岸海水養殖受環境和空間的制約日趨明顯,近岸海域利用趨于飽和,海水養殖從近岸向離岸拓展已成為實現可持續發展的必然選擇。”
“綜合養殖是我國傳統哲學思維在生產實踐中的應用,基本原理主要是養殖廢物的資源化利用、養殖種類或養殖系統間功能的互補,其思路傳承了中國傳統的辯證思維模式,以對立事物的轉化達到自養和異養兩個過程的平衡(中庸)。”他說。
來源:青島晚報、大公報、大眾日報、中國水產養殖網、大眾網·海報新聞日照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