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1959年中國水科院黑龍江水產研究所接受國家委派,試養朝鮮民主主義共和國前領導人金日成向周恩來總理敬獻的國禮虹鱒魚開始,中國冷水魚產業發展走過了整整一個甲子。
在這六十年中,冷水魚產業從無到有、從弱到強,在養殖技術、遺傳育種、飼料研發、養殖裝備等領域全面,截至2018年,中國鮭鱒魚產量4.4萬噸,鱘魚養殖產量9萬噸,中國是全球最大的鱘魚養殖國和魚子醬出口國。
相比中國近5,000萬噸的水養殖產量,冷水魚產業規模相對較小,在數量上滿足國內市場需求方面還有較大差距,未來很長一段時間中國仍需大量進口三文魚,冷水魚消費市場潛力巨大,而適合冷水魚生長的地區大多分布在東北、西北和西南等經濟不發達省份。
隨著中國營商環境的改善,冷鏈物流的改進,互聯網新模式的探索,冷水魚產業將迎來新機遇。今年,農業農村部等10部委聯合印發了《關于加快推進水產養殖業綠色發展的若干意見》,將綠色發展理念提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為冷水魚產業發展提供了良好的政策氛圍。
10月29日,由中國水產流通與加工協會和中國水科院黑龍江水產研究院主辦,愛樂水產(Aller Aqua)獨家贊助的“第二屆國際冷水魚產業發展論壇”在青島召開。國內外專家學者圍繞冷水魚養殖、飼料、育種、市場、貿易領域分享經驗。
一線城市海產品電商貿易增速放緩
中國社科院財經戰略研究院互聯網經濟研究室主任李勇堅報告稱,2019年上半年,水產品電商單量為3.98億單,交易額169.5億元,較上年同期增長22.9%。二線城市是水產電商的銷售主力,占比超過一半。一線城市去年的增速很快,超過30%,但從2019年開始,一線城市增速下降,成為所有等級城市里增長最慢的。而三、四線城市不但增速加快,而且占比也保持上升態勢。
李勇堅指出,水產品電商增速放緩的原因,與成本的上漲有關。京東平臺上出售的生鮮類水產品,包裝成本就占5%-8%;中國的冷鏈物流和倉儲供應不足,成為制約電商發展的重要因素。另外,消費者對產品性價比期望值很高,要求產品要具備“物超所值”、“味道好”等屬性。而鮮活類水產品因易腐性不在7天無理由退貨范圍內,對交易信用體系提出更高的要求。
龍羊峽發力打造品牌形象
在經歷了去年的“真假三文魚”風波,青海民澤龍羊峽生態水殖有限公司積極調整定位,一方面堅持踐行綠色低密度養殖,引進歐洲先進設備和飼料,應用物聯網智能信息技術;另一方面不斷完善自身,積極樹立民族品牌形象,加強品牌輸出。
“建立一個響亮的自由品牌,我們還有很長的路要走。”龍羊峽副總經理楊旭說,“未來的市場必定是品牌的市場,對于國產三文魚來說,我們不缺優質的供應,缺的是創新型品牌。”
“我們打造‘奔跑的三文魚’自有品牌,連續三年舉辦高原越野賽等各種賽事,將三文魚與旅游文化、體育健康結合起來,帶動多個產業齊頭并進。”楊旭說,“在十多年的發展中,龍羊峽堅持保障和改善民生,與百姓共享發展成果,這是漁業人的使命,更是中國企業應盡的社會責任。”
楊旭告訴UCN,“龍羊峽的年產量大約1.5萬噸。過去我們定位在高端市場,現在將更多營銷力量投入到中產階級和家庭市場。”
“另外,我們在逐漸增加出口市場銷量。我們的產品已賣往俄羅斯,在過去的五年,我們逐步改進基礎設施,得到日本客戶積極的反饋,預計明年我們將開通日本市場。”
龍羊峽的特殊地標也是企業形象的一大亮點。龍羊峽養殖場位于海拔2,600米的青藏高原,是全球海拔最高的養殖場,擁有雪山融水等多種獨特的地貌特征,給UCN國際記者留下深刻印象。
三文魚消費模式或發生轉變
過去,中國三文魚的消費方式主要以日料餐廳生食為主,未來這個趨勢可能往中餐和家庭烹飪方向發展。
上海費澳德食品有限公司總經理徐鵬起說,在中國市場上,智利和挪威雙雄并進,智利的優勢在于兩個方面,智利是第一個與中國簽署自貿協議的南美國家,與挪威和法羅有明顯的價格優勢,此外智利的出口公司不斷抓住機遇,不斷改善冷鏈物流,智利冰鮮三文魚進口到中國最多六天時間,掉鱗的問題基本解決了。
中國每年進口冰鮮三文魚8-10萬噸,進口冷凍三文魚3-4萬噸。徐鵬起預計,當中國與挪威也簽署自貿協定后,挪威三文魚將占領中國市場的多數份額,挪威三文魚在養殖技術、飼料、加工和養殖水域上更具有優勢。
徐鵬起認為,擴大中國三文魚進口市場需要具備三個條件,第一是國外供應商,尤其是挪威生產商愿意將魚養至更大規格,達到6公斤以上,畢竟市場才是主體;第二是國外的企業愿意來中國做市場消費引導,另外還需要一批國內加工企業(如大連瑞馳)投入產品創新;第三是將產品的內容(如安全、健康的養殖、運輸、認證等)傳遞給消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