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東師范大學海洋塑料(垃圾污染)研究中心主任李道季(資料圖)
今天,如果要游歷海底兩萬里,已經難以見到地殼運動形成的“高山峻嶺”,只有一座座垃圾山分外奪目。
日前,正在執行科考任務的“深海勇士”號發現海底垃圾場,其中主要是塑料制品,一些海底生物甚至與塑料垃圾連為一體,這一消息再次引起人類對海洋垃圾的關注。
“海洋垃圾的量可能超乎人類的想象,全球范圍內已經發現多條垃圾帶,要想預防和減少與海洋塑料垃圾相關廢物的產生、入海,管控海洋垃圾,首先要了解垃圾的來源。”近日,在“中國環境故事網絡”活動上,中國環境科學研究院研究員安立會說。
然而,針對海洋垃圾的來源、處理方法等,科學家尚未達成共識,這給管控和治理海洋垃圾帶來了困難。
用“很不可靠”數據甩鍋
近年來,以美國國家海洋大氣局(NOAA)為代表的研究機構陸續達成一致的結論,塑料是海洋垃圾的重要組成部分。我國也不例外,中國海洋環境狀況公報顯示,塑料類垃圾總量常年居于海面漂浮垃圾和海底垃圾之首。
我國是塑料生產與消費大國,產銷量長期位居全球首位,備受國際關注。
2015年2月,發表在《科學》雜志上的一份研究稱,據估算,僅2010年,約480萬~1270萬噸的塑料垃圾被排入海洋。全球192個國家和地區中,前5位最大排放國都來自亞洲,其排放的垃圾超過全球一半以上。其中,來自中國的海洋塑料垃圾最多。
華東師范大學海洋塑料(垃圾污染)研究中心主任李道季表示,該研究用海岸線人口數量估算往海洋排放垃圾的量,指標單一、誤差大,難以反映客觀事實。
傾倒海洋垃圾的矛頭直指中國,但還沒有結束。
2017年刊發在《自然—通訊》上的一項統計顯示,全球每年通過河流排入海洋的塑料垃圾有115萬~241萬噸,超過90%的海洋塑料垃圾來自污染最嚴重的122條河流。在排量前20名的河流中,中國大陸6條河流入榜,排名第一的長江占世界總輸入量23.71%,且與第二名恒河的8.19%拉開了距離。
李道季強調,前后兩項研究所引用的數據“很不可靠”,研究結果與實際相差甚遠。此外,研究方法均基于模型,而非對實際情況的監測,不夠科學和嚴謹。
事實上,我國一直擁有相對完善的塑料垃圾回收處理產業,處理了大部分可回收的塑料垃圾,因此,進入海洋的塑料垃圾的組成和數量與其他國家有很大不同。從2007年以來,我國在沿海50余個站位開展海洋垃圾分布狀況監測;發布限制生產銷售使用塑料購物袋的通知,即“限塑令”;2015年,《水污染防治行動計劃》發布;2016年全面推行河長制;2017年將海洋微塑料納入監測項目,同時,在湖泊實施湖長制。
“我國的城市垃圾收集處理系統建設和農村生態文明建設一直在持續推進,部分城市開始嘗試實行生活垃圾分類處置,限制洋垃圾進口,河長制、湖長制等措施的施行,大大減少了塑料垃圾的產生及垃圾從河流入海的量。面對國際質疑,隨著國內環境保護情況的持續改善,我們研究和調查的結果陸續發表,對國際上的不實報道,用事實和真實數據作出了回答。”李道季說。
從2013年開始,李道季科研團隊啟動對海洋微塑料的科學研究。李道季團隊利用物質流模型和實地調查得出結論,2011年中國海洋塑料垃圾產量僅在56萬噸左右,并在此后幾年逐年放緩,當時預測2017年后每年減少10萬噸左右。這與2015年《科學》雜志那篇文章得出“中國塑料入海量全球最多”的研究結論差異較大。
李道季表示,我國已經展開基于實際調查的實時監測,較間接預測更有說服力。“我國學者和媒體不必盲信國外研究結果,因為我們海洋垃圾來源的監測和研究實力很強。”
處理方式以打撈為主
面對潛伏的危險,人類的應對步伐緩慢,這是由于處理海洋垃圾的難度巨大。安立會介紹,填埋、焚燒等陸地常見的處理垃圾方法,均不適用于海洋,目前,海洋垃圾以船只打撈為主。面對巨大的海洋垃圾基數,這無異于杯水車薪。
此外,大的塑料垃圾在海水、海浪、風力和光照等作用下極易被分解為微小的碎片,這些碎片非常小,增加了打撈回收的難度。
安立會補充道,“相比漂浮在海面上的垃圾,深藏在海底的大量垃圾收集更為困難,對海洋微塑料(直徑<5毫米)的處理更是難上加難,幾乎沒有辦法去除。”
早在2014年,首屆聯合國環境大會上,海洋塑料垃圾污染就被列為全球亟待解決的十大環境問題之一。
中國科學院理化技術研究所工程塑料國家工程研究中心研究員季君暉表示,塑料誕生的150多年間,促進人類社會向現代社會轉變,也因回收處理困難、使用過程中產生的廢棄物不易降解成為“最糟糕的發明”。
與此同時,塑料廢物的產量還在增加。今年,聯合國工業發展組織發布的一組數據顯示,包裝產生的廢物量達到1.4億噸,超過建筑、紡織、個人用品、交通等領域,位于所有領域之首。
情況不容樂觀,聯合國的預測顯示,2050年,塑料的重量將超過海魚的重量。
在未達成共識領域加強研究
海洋垃圾是一項全球性的環境問題,近年來,我國加大海洋垃圾相關研究的投入力度。其中,海洋微塑料就是投入力度較大的一項研究,僅2015年—2017年,科技部和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即支持了20多個與海洋微塑料相關的研究項目。
李道季表示,部分媒體將微塑料比作“海洋PM2.5”,有失偏頗。“在實際環境中,尚沒有直接的證據表明海洋微塑料對生態系統造成了影響。海洋塑料和微塑料的毒性效應及其機理仍然不甚清楚,需要更多的研究證據。”
此外,他表示,盡管我國出現了一批規模性研究項目,然而到目前為止,有些研究方法學還存在著問題。國際上對于形成統一研究方法學問題存在著很大爭議,僅在基本研究方法方面具有一定共識,仍有一些關鍵科學技術問題未得到有效解決。全球海洋不同環境研究獲得的微塑料數據缺乏可比性,而只具參考作用,造成環境生態風險評估困難。
他舉例,在海洋微塑料來源與歸趨方面,我國的研究已取得初步結果,進一步明確了陸源塑料垃圾入海通量及分布和輸運途徑,但國際上相關研究結論還存在爭議。國內研究界要在與國外平等對話基礎上,加強國際交流合作。
“幾百億年前,地球上最初的單細胞生命體誕生于海洋。管控海洋垃圾、保護海洋是所有國家的使命,試圖將責任轉嫁于任何一個或幾個國家不能解決根本問題,需要國際社會共同努力,才能達成海洋塑料垃圾零排放的目標。”李道季說。
來源:中國科學報 見習記者:卜葉